历代名画集
搜索
客服

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李思训
简介
李思训(653年-716年),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官员、书画家,唐太祖李虎玄孙、华阳县公李孝斌之子。 李思训出身宗室,起家常州参军,二十岁前后任江都县令。武周时期,避祸隐居。唐中宗复位后,累授宗正卿、岐州刺史,封陇西郡公。唐玄宗开元初年,进拜右羽林卫大将军,封彭国公。后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开元六年(716年),李思训去世,时年六十六。册赠秦州都督,谥号“昭”,陪葬于桥陵。 李思训工书,善丹青,书画称一时之绝。他擅画山水、楼阁、花木及走兽等,世称“李将军山水” 。其山水树石,师法隋代展子虔,并加以发展,形成笔格遒劲,金碧辉映,意境奇伟,用笔遒劲,具有装饰意味的“青绿山水”与“金碧山水”的风格 ,时人有“国朝山水第一”之评。唐人朱景玄列其画为“神品”。明人董其昌尊其为“北宗”画派之祖。 为与其子李昭道相区别,世称“大李将军”。 其画作多已散佚,今传世作品有《江帆楼阁图》(有争议)。
江帆楼阁图
7472
宫苑图卷绢本
1562
京畿瑞雪图纨扇绢本
1262
绘画风格
李思训自少便以才艺著称于当时 ,以善画山水、鸟兽、草木、树石闻名 。其山水画主要师承隋代画家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风,并加以发展,形成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具有装饰味的工整富丽的“金碧山水”画风格。 李思训的画风通常被认定为含有三点特征:①画面中多以层叠的峰峦和云霞缥缈之状为主,有宫观穿插。②线条(笔迹)属于自顾恺之以来的线描技法,且出现了向皴法过渡的迹象。③以勾线填色为主要技法的青绿山水画。 首先,李思训作画当不仅出于作山水画本身之目的,而更应当与其所慕神仙之事相关联,亦即当时李唐宗室中多见的道教和求仙情结。故而其画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山水画”,而更名之以“山海图”。结合张彦远等人对李思训画风的描述,其人早年间的绘画有可能较多地倾向于以描绘仙境为主、旨在“慕神仙事”的山海图,云霞、高山、岩岭、水流成为具有一定标志性的因素。 其次,张彦远论李思训画称他“笔格遒劲”。这表明李思训用笔成熟、有力,且在其画作中“笔”是较为凸显的特征,其画法不是仅以渲染敷色为特征的“没骨画”,而是后人所谓“勾线填色”。且其画作应当更凸显纵向特征,即着意于表现高远、深远的画障、屏风或壁画,而非长于表现平远辽阔的长卷。 总的来说,李思训的绘画,从唐人笔下笔格遒劲、画题类似“山海图”的山水画,渐渐于画史记述中成为以着色、精细,以山水宫观或蜀中山水为主要特征的山水画,且特别以其敷色,即所谓“青绿山水”或“金碧辉映”为最突出的特征。
大事件
653年
李思训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是北朝北魏至西魏时期名将李虎(即唐太祖)的玄孙。
666年
十四岁的李思训被补授为崇文馆(《新唐书》作弘文馆)生。后举经明行修科,以进士及第。又加朝散大夫,授官常州司仓参军,再调为扬州江都县令。
705年
“神龙政变”发生,唐中宗李显复辟唐朝,李思训以宗室“耆旧”身份被征入朝,拜官太常寺丞,不到一个月又调任太府员外少卿,五十日后被擢升为宗正卿,封爵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实封食邑二百户。后出任岐州刺史,转益州都督府长史。
713年
任右羽林卫大将军(《旧唐书》作左羽林大将军),进封彭国公,食邑加至四百户。后进拜右武卫大将军(一作左武卫大将军),故后世称其为“大李将军”。
718年
李思训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720年
李思训得以陪葬于唐睿宗李旦的桥陵。
兴趣课程
书画交流
名画赏析
学习交友
兴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