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集
搜索
客服

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江帆楼阁图
作家姓名:李思训
时期:唐代
尺寸:101.9×54.7cm
内容:山水
材质:绢本
浏览量:6277
Preview
Preview
查看高清图
查看超清图
下载超清图
名作赏析

江帆楼阁图介绍

《江帆楼阁图》是唐代画家李思训所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绘画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画描绘的是游春情景,是作者以“青绿山水”与“金碧山水”创作的国画山水作品,画中山、树、江水和游人融汇一处,江上泛舟、山中树木茂盛,游人穿梭其中。远处江水荡漾,几叶扁舟漂浮,近处树木葱葱,楼阁庭院若隐若现,坡岸上游人穿行。其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画风精密严整、意境高超、笔力刚劲、色彩繁富,独树一帜。

创作背景

《江帆楼阁图》是唐代画家李思训所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绘画作品。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该画描绘的是游春情景,是作者以“青绿山水”与“金碧山水”创作的国画山水作品,画中山、树、江水和游人融汇一处,江上泛舟、山中树木茂盛,游人穿梭其中。远处江水荡漾,几叶扁舟漂浮,近处树木葱葱,楼阁庭院若隐若现,坡岸上游人穿行。其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画风精密严整、意境高超、笔力刚劲、色彩繁富,独树一帜。 画作内容 《江帆楼阁图》描绘了春天游人踏春的景象,作者以俯瞰的角度,将山、树、江水和游人融汇一处,江上泛舟、山中树木茂盛,游人穿梭其中。远景江水荡漾,几叶扁舟凌驾于万顷茫然之上,近景中江岸错落有致,桃、松、竹等树木郁郁葱葱,楼阁庭院在山石树木间若现。坡岸之上,两人正临水驻足,赏春抒怀;另见四人沿山上小路而来,主人骑马,三个仆人或引领,或挑担,或提物,前后簇拥而行。 创作背景 中国绘画的金碧山水开始走向成熟是在隋代存世原迹只有一件展子虔的《游春图》。至于法度谨严笔墨精妙、丘壑多变、设色巧丽、境界引人,也就是高度成熟的山水画,则始于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山水之变,始于吴(吴道子),成于二李(李思训、李昭道)。” 而李思训由于唐朝宗室的身份及优游富贵的生活,其特别钟情于金碧辉煌的楼阁殿宇和秀丽瑰奇的青绿山水创作,这也与唐王朝的盛世气象合拍,符合宫廷贵族的审美趣味。《江帆楼阁图》正是中国早期青绿山水画的风格特色的代表作品。 艺术鉴赏 主题 整个画面成功的表现了季节的特征,烟波浩森、漪纹重重、林木杂生、岸坡曲转、院落幽静,寄托了作者当时所要表达的情怀,画中意境使人远离尘世,倾情自然,纵目千里,给人以清新而“超然物外”之感。 形象 作者将山、树、江水和游人各种复杂的形象融汇到一起。让春天那种欣欣向荣、万物生发的和游人寄情于山水之中的感觉跃然纸上。 轻漾的水纹及飘荡的小舟,舟行渐远渐小,凸显了江天的壮阔浩渺,江岸的山峰耸峙峻秀,岸上的树术翁郁苍翠,层叠错落、密树掩映的曲折山岭间有碧殿台阁,水榭赤栏修筑于松竹小径,其间有游人穿行于桃红丛绿之中。 此处作者以几笔画出三三两两、隐隐约约穿行于桃红丛绿之间的游人,其中七人之形象较瞩目,一人于廊内,二人于坡岸赏景,另四人则沿山径而来。主人骑马,三仆或挑担、或提物,簇拥前后。人物描绘工致,形神兼备。 总之,该画中的人物,凡开相、衣褶、神态等,也较前人在山水画中的摆布有提高,显现了唐代山水画高度成熟的水平。 构图 《江帆楼阁图》整体构图阔远,不画江岸边际显得烟水浩瀚,境界宽广,较之《游春图》的全景处理有进步之处。山石丘壑虽仍平实,已略有变化,画树已用交叉取势,比展子虔用上叉的鹿角枝,就显得顾盼多姿了。如图的左下角植有老树两棵,一棵盘根错节藤绕柯,一棵枝杈交纵,状若屈铁。夹树叶形状也多,有元宝形、枇杷叶形、三层包叠卷心形、双勾介字形、槐树叶形等。 另外,其构图章法亦十分严谨,以山之一角衬浩瀚江波,以树之青翠欲滴,烘托沁人心脾的清凉,运用散点透视法,聚万千景象于一纸之上。具体创作中,作者采用先勾线再填色的方法,用粗细、转折略带方笔的墨线勾勒山石轮廓,曲折多变地表现丘壑的变化,近粗远细,熟练地表现出前后远近的空间透视。 笔触 此图用一种坚挺的小笔勾取物象的轮廓,故笔触线条坚硬劲挺;那时“尚无渲淡”,小硬笔是专门用于勾框的。作者先以浓淡墨色勾出山石、林木、泉流等轮廊层次,其中山石用中锋硬线勾描,无明显的皴笔,而树叶多为夹叶,少点叶,故行笔富于虚实。作者画树木的方法极为细致,线条有勾斫变化,枝叶用双勾线描,松树则更具特色。 设色 在设色上,《江帆楼阁图》仍以石青、石绿为主,其树木虽已注重交叉取势,显得繁茂厚重,但枝、干、叶,仍用工整的双勾填色法。对于画中的树木,作者是先用石绿点染,再用石青添上两笔交叉的线,代表松针,这与北宋李成描绘的“攒针”式松针虽有差距,却是绘画发展承上启下的见证。 同时,为了突出重点,画家在部分墨线转折处勾以金粉提示,所谓“青绿为质,金碧为纹”,“阳面涂金,阴面加蓝”的色彩运用,很好地表现出山石的阴阳向背及质感,有金碧辉煌的装饰效果。因而整体既色彩繁富、独树一帜,又典雅匀净,具有装饰味的金碧山水画风格。 名家点评 明代鉴赏家詹景凤《东图玄览编》:“其山水重着青绿,山脚则用泥金山上小林木,以赭石写干,以水沈靛横点叶。大树则多勾勒,松不细写松针,直以苦绿沈点。松身界两笔,直以赭石填染而不作松鳞。人物直用粉点成后加重色于上分衣折,船屋亦然。此殆始开青绿山水之源似精而笔实草草。大抵涉于拙,未入于巧,盖创体而未大就其时也。” 清代书画鉴藏家安岐《墨缘汇观》:“(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上段江天阔渺,风帆流。下段长松秀岭,山径层叠,碧殿朱廊,翠竹掩映。具唐衣冠者四人,同游者二人,殿内独步者一人,乘骑于蹬道者一人。仆从有前导者,有肩酒肴之具后随者,行于桃红丛绿之间,亦可谓游春图。傅色古艳,笔墨超轶,虽千里,希远(指宋代赵伯驹、赵伯啸)不能办。其青绿朱墨,传经久远,深透绢背,有入木三分之妙,确系唐画无疑,宜命为真迹…元代王叔明《稚川移居图》《太白山图》,皆宗此法。” 后世影响 《江帆楼阁图》无论从题材内容到技法的呈现方式,都是属于李思训流派,是一幅研究李派山水重要的作品。 历史传承 《江帆楼阁图》钤有“缉熙殿宝”、“安”、“仪周鉴赏”以及乾隆、嘉庆、宣统诸玺,盖经清代大收藏家安岐(字仪周)审定,后入清宫,被乾隆皇帝所收藏。后于解放战争时期,被带入台湾,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李思训(653—718年),唐代书画家,字建,一作建景,今甘肃天水人。宗室,唐高宗李治时任江都令。工书法,尤擅画山水树石,笔力遒劲,格调细密。朱景玄说他“国朝山水第一,列神品”。元代汤厚也说:“李思训画著色山水,用金碧辉映,为独家之法”。这种青绿为质、金碧为纹的山水画,富有装饰性,源出于隋代展子虔,继承、发展了六朝以来以色彩为主的表现形式。唐代张彦远说:“山水之变,始于吴(道子),成于李思训、李昭道”。画迹有《山居四皓图》、《江山渔乐图》、《群峰茂林图》等17件,著录于《宣和画谱》。

作者介绍

李思训介绍

李思训(653年-716年),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官员、书画家,唐太祖李虎玄孙、华阳县公李孝斌之子。 李思训出身宗室,起家常州参军,二十岁前后任江都县令。武周时期,避祸隐居。唐中宗复位后,累授宗正卿、岐州刺史,封陇西郡公。唐玄宗开元初年,进拜右羽林卫大将军,封彭国公。后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开元六年(716年),李思训去世,时年六十六。册赠秦州都督,谥号“昭”,陪葬于桥陵。 李思训工书,善丹青,书画称一时之绝。他擅画山水、楼阁、花木及走兽等,世称“李将军山水” 。其山水树石,师法隋代展子虔,并加以发展,形成笔格遒劲,金碧辉映,意境奇伟,用笔遒劲,具有装饰意味的“青绿山水”与“金碧山水”的风格 ,时人有“国朝山水第一”之评。唐人朱景玄列其画为“神品”。明人董其昌尊其为“北宗”画派之祖。 为与其子李昭道相区别,世称“大李将军”。 其画作多已散佚,今传世作品有《江帆楼阁图》(有争议)。

绘画风格

李思训自少便以才艺著称于当时 ,以善画山水、鸟兽、草木、树石闻名 。其山水画主要师承隋代画家展子虔的青绿山水画风,并加以发展,形成意境隽永奇伟、用笔遒劲、风骨峻峭、色泽匀净而典雅,具有装饰味的工整富丽的“金碧山水”画风格。 李思训的画风通常被认定为含有三点特征:①画面中多以层叠的峰峦和云霞缥缈之状为主,有宫观穿插。②线条(笔迹)属于自顾恺之以来的线描技法,且出现了向皴法过渡的迹象。③以勾线填色为主要技法的青绿山水画。 首先,李思训作画当不仅出于作山水画本身之目的,而更应当与其所慕神仙之事相关联,亦即当时李唐宗室中多见的道教和求仙情结。故而其画不仅是普通意义上的“山水画”,而更名之以“山海图”。结合张彦远等人对李思训画风的描述,其人早年间的绘画有可能较多地倾向于以描绘仙境为主、旨在“慕神仙事”的山海图,云霞、高山、岩岭、水流成为具有一定标志性的因素。 其次,张彦远论李思训画称他“笔格遒劲”。这表明李思训用笔成熟、有力,且在其画作中“笔”是较为凸显的特征,其画法不是仅以渲染敷色为特征的“没骨画”,而是后人所谓“勾线填色”。且其画作应当更凸显纵向特征,即着意于表现高远、深远的画障、屏风或壁画,而非长于表现平远辽阔的长卷。 总的来说,李思训的绘画,从唐人笔下笔格遒劲、画题类似“山海图”的山水画,渐渐于画史记述中成为以着色、精细,以山水宫观或蜀中山水为主要特征的山水画,且特别以其敷色,即所谓“青绿山水”或“金碧辉映”为最突出的特征。

大事件
653年
李思训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是北朝北魏至西魏时期名将李虎(即唐太祖)的玄孙。
666年
十四岁的李思训被补授为崇文馆(《新唐书》作弘文馆)生。后举经明行修科,以进士及第。又加朝散大夫,授官常州司仓参军,再调为扬州江都县令。
705年
“神龙政变”发生,唐中宗李显复辟唐朝,李思训以宗室“耆旧”身份被征入朝,拜官太常寺丞,不到一个月又调任太府员外少卿,五十日后被擢升为宗正卿,封爵陇西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实封食邑二百户。后出任岐州刺史,转益州都督府长史。
713年
任右羽林卫大将军(《旧唐书》作左羽林大将军),进封彭国公,食邑加至四百户。后进拜右武卫大将军(一作左武卫大将军),故后世称其为“大李将军”。
718年
李思训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720年
李思训得以陪葬于唐睿宗李旦的桥陵。
兴趣课程
书画交流
名画赏析
学习交友
兴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