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集
搜索
客服

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仇英
简介
仇英(约1498年—约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吴县(今苏州),明代绘画大师。 仇英出身寒门,幼年失学,曾习漆工,后拜师周臣,成为画家。 仇英博取众长,集前人之大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山水、花卉、界画、人物、仕女无所不能,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 时人把他与周臣、唐寅誉称为院派三大家;后人又把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
清明上河图(全卷二版)
2772
汉宫春晓图
5038
赤壁图
3281
绘画风格
纵观仇英的山水画,大致具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在境界上不一味追求富丽堂皇或空漠冷寂的气氛,而在“秀雅纤丽”中有一种飘逸优雅的气息。所作山水多为表现士大夫林泉诗酒生活和清新旷远之自然景色。由于仇英出身贫寒、读书不多,其画作中也少有诗文题跋,一般仅于画幅边角落款,未有诗画结合之面貌。但是所画丘壑泉石、烟云竹树、亭台楼阁、人物景色皆精描细染而又不失清秀雅逸的气韵。特别是他描写文人高士隐遁生活的作品,如《桃源高隐图》《蕉荫结夏图》《月下吹笛图》《园居图》《春夜宴桃李园图》等,无时不流露其隽秀飘逸的情怀,画卷气溢于笔墨之中。 其次,仇英的山水画虽隽逸优雅,“士气”十足,却少有一般文人画家笔下那种冷寂空疏的情调,而总是流溢出清新明丽的气氛,有的作品还充满蓬勃欢乐的意趣。如《莲溪渔隐图》中平远山水、溪岸水畔、房屋堂轩、茅舍鱼罟、田亩葱郁、小桥相通、行人往来,画面布局清旷,一片江南夏日情景,极富生活气息,给人以可游可居之感。再看描绘四川剑门关景色的《剑阁图》,画面峰峦重迭,远处是皑皑的雪崖雪峰,近处是重彩辉映的山峦,陡峭的绝壁上树木茂密,残雪覆盖,在崎岖的栈道上,人马众多,或隐或现迎面而来。人马动态各异,行人身着各式冬装,无不具体生动。此画画风工整,色彩浓艳,丰满壮观,可谓仇英青绿画法的代表作。仇英作品中这种浓艳而清新、壮阔而平朴的审美意趣与明中期整个美学思想的世俗化倾向相一致。 明 仇英《赤壁图》卷 明 仇英《赤壁图》卷 第三,仇英的山水画风格虽源于传统青绿和“院体”画法,但并不拘于一家一派的面貌。就其整个山水画而言,在技法上可分为三类:一是较为纯正的大青绿山水,山石勾勒后不用细皴,山脚以赭石分,以青绿重色染石面,然后每一块面再加染石绿,或分以石青,使各山色协调而有分别,树木云岫勾勒精细。其《九成宫图》《桃源仙境图》等属此类典型之作。二是青绿画法与水墨画法相融合的一类。通常近处山石用小斧劈细细皴成,用青绿法以绿与石青相间染出,色不凝笔。远峰不作皴笔,以花青或石青、石绿和墨渍染而成,似有董源或沈、文画法之精神。《秋江待渡图》《莲溪渔隐图》《仙山楼阁图》等为此类代表作。三是以水墨皴染为主的画法,此类画法得到刘松年、李唐院体家法,山石用细笔小斧劈法,分面细,然于阴暗处和墨淋之,立即又以清水接染,绢地不吸水,故能产生含混融和的意趣,略见吴派绘画之影响。树法中增强转折趣味,衬以夹叶,叶叶分明,一枝一叶无不与实景契合。《松亭试泉图》《松溪论画图》等均属此类画法
大事件
1498年
仇英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贫寒家庭,从小酷爱绘画。
1517年
仇英由太仓来到吴县(今苏州),结识了文徵明。同年,受到画家周臣的赏识,由此拜师周臣,正式开始学习绘画。
1520年
仇英与文徵明合作,创作了《摹李公麟莲社图》
1532年
创作了《园居图》,绘写苏州文士王献臣在拙政园的居止活动。
1537年
应昆山鉴藏家周凤来的延请,仇英居住在周家,开始创作长达15米的画作《子虚上林图》。
1540年
创作了《沙汀鸳鸯图》《双骏图》。同年,仇英被嘉兴收藏家项元汴请到家中客居作画,因此得以观摹项氏家藏宋元名画千余幅。他潜心观赏,刻苦临摹,画艺大进。
1542年
创作了《弹箜篌仕女图》《倪瓒像》,并为周凤来创作了《赵孟頫写经换茶图》。 同年,仇英创作的画作《子虚上林图》完成。
1544年
创作了《后赤壁赋图》
1547年
在项家博雅堂创作了《临宋元六景》册。同年冬,在项家创作了《水仙腊梅图轴》
1549年
创作了《松阴琴阮图》
1552年
创作了《职贡图》
1546年
创作了《孝经图》
兴趣课程
书画交流
名画赏析
学习交友
兴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