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集
搜索
客服

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山鹧棘雀图
作家姓名:黄居寀
时期:五代
尺寸:97×53.6cm
内容:花鸟
材质:绢本
浏览量:1503
Preview
Preview
查看高清图
查看超清图
下载超清图
名作赏析

山鹧棘雀图介绍

《山鹧棘雀图》是北宋花鸟画家黄居寀所创作的一幅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描写晚秋时节的溪边小景。近景的溪边几块石头显得突出,整个景色显得荒寒萧疏,但飞鸣、栖息于荆刺丛上的几只雀鸟,则为画面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跃的气氛。

创作背景

《山鹧棘雀图》是北宋花鸟画家黄居寀所创作的一幅设色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描写晚秋时节的溪边小景。近景的溪边几块石头显得突出,整个景色显得荒寒萧疏,但飞鸣、栖息于荆刺丛上的几只雀鸟,则为画面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跃的气氛。 画作内容 《山鹧棘雀图》绘泉石、荆棘、竹丛,群鸟飞鸣、憩啄棘间枝头,山鹧立于石上正俯身饮水,情态十分真实自然。此画虽然没有署款,但上面有宋徽宗题写的“黄居寀山鹧棘雀图”八字,上钤双漓一玺。此外,幅上还有“睿思东阁”一印,为徽宗玺,又有“缉熙殿宝”一印,为理宗玺。按此幅原为“宜和装”横卷,以后改装立轴。 创作背景 该画作是五代、宋初之间的画家黄居寀所作。北宋人绘画很重视写生、观察,该件《山鹧棘雀图》也必是从写生中来。 艺术鉴赏 构图 此幅中景物有动有静,配合得宜。像山鹧跳到石上,伸颈欲饮溪水的神态,就十分生动。另麻雀或飞、或鸣、或俯视下方,是动的一面;而细竹、凤尾蕨和近景两丛野草,有的朝左,有的朝右,表现出无风时意态舒展的姿态,则都予人从容不迫和宁静的感觉。下方的大石上,山鹧的身体从喙尖到尾端,几乎横贯整个画幅。背景则以巨石土坡,搭配麻雀、荆棘、蕨竹,布满了整个画面。画的重心在于画幅的中间位置,形成近于北宋山水画中轴线的构图方式。而具有图案意味的布局,有着装饰的效果,显示作者有意呈现唐代花鸟画古拙而华美的遗意。 画法 棘干并没有采用双钩画法,只用赭石加墨实画,造意和用笔都较为稳实,显出古朴之风。凤尾蕨的叶尖和山鹧的喙爪都以朱砂洗染,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和唐阎立本的《陈文帝像》中画衣纹的部分就是采用了这种古朴的画法。站在棘条上的7只麻雀,其中4只画得十分详尽,另外3只则画得相当简略,不过并没有被省略掉,这些画风都是早期刻意求真的绘画意念,在这幅画中被作者得以继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以了发挥。 这幅画,不像单纯的山水画,也不像单纯的花鸟画,而是兼有二者的特色,巧妙而自然地将二者融合在一起。荆棘、竹叶均用墨笔双勾,山鹧、雀鸟及荆棘、竹叶等的设色浓重艳丽。岩石、坡岸的画法也很精细,先勾勒皴擦,再着色填彩,以岩石的自然状态显现表面的凹凸有致。画面情景交融,野趣横生,工致中不乏灵韵。 名家点评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单国强《中国名画名家赏析》:“山石、坡岸的画法也很精细,先勾勒皴擦,然后着色,依据自然状态表现凹凸、体面,而未套用某家某派程式,反映当时山水画图真、具象的创作主旨。其精细的笔墨也与花鸟的工笔画法相协调。” 历史传承 《山鹧棘雀图》在收传方面,曾经是宋徽宗之珍藏,不但在《宣和画谱》能查到记录,画幅上钤有:双螭、宣和、政和、睿思东阁等徽宗藏印,前三印与徽宗题签“黄居寀山鹧棘雀”之组合,正是“宣和装”古老装裱的遗制。还有缉熙殿宝(宋理宗)、司印半印(明太祖)、清宫印玺等,增强其流传有绪之可靠性。后经战事流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重要展览 在2009年5月27日至2009年6月2日期间,重庆美术馆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国宝争辉——中外历代书法名画复制珍品展》,其中《山鹧棘雀图》的复制品在此期间展出。 作者简介 黄居寀(933—?),字伯鸾,成都人,黄筌之子。早年为蜀画院待诏、将仕郎、试太子议郎。蜀亡后随蜀后主入宋,仍授画院待诏。他深研家学,画花卉、竹石、翎毛工整严谨,又能显出天真之意,尤其写怪石小景,往往比其父还要生动。

兴趣课程
书画交流
名画赏析
学习交友
兴趣交流